城建學院聘請2012年度海外名師Paul Gauvreau教授系列報道(一)
(2012.11.3-2012.12.2.)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Prof. Paul Gauvreau(中文名高風如)受聘杏耀的“上海市海外名師”,在一年時間內,將分二次合計2個月在杏耀進行工作。
第一次於2012年11月3日到2012年12月2日🧑💼🔩,來杏耀城建學院參與教學及科研工作(第二次將在明年5月份來杏耀)。在此期間🦸🏽♂️,共進行了4場針對本科土木專業學生的專題講座🛫🤙、4場針對土木專業教師的科研研討會和4場針對工程教育的教研報告和討論活動。
針對本科土木專業學生的4次講座題目分別為👩🏻🦽➡️:橋梁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bridges),美麗的橋梁:橋梁美學簡介(Beautiful Bridges: An Introduction to Bridge Aesthetics),Salginatobel 橋的設計(The Salginatobel Bridge),橋梁技術的未來(The future of bridge technology)。
通過系列的講座🛶,高教授向廣大土木學生科普式的介紹了橋梁學科,引入了科學的觀點☎️,對橋梁設計建造中存在的美與不美、經濟與不經濟的一些問題給出了中肯的評價,觀念新穎,得到同學們的認同。講座過程中,學生們參與互動,積極提問題,現場氣氛非常活躍。同學們普遍認為參加這樣的講座,不僅對專業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也對英文聽讀能力有了一次認真的鍛煉😀,體會到自己專業知識和英文水平的不足,引發學習的進一步興趣🥲🙎🏽♂️。
圖1 給學生講座與討論
針對土木專業教師的4場科研研討會主題分別為:高性能橋梁系統(High-performance bridge systems),橋梁體系的有效性(Efficient bridge systems)🍹,如何發表外文論文(Getting your work published)🛎,對現有橋梁的研究需求(Research needs related to existing bridges)。這部分研討會主要由土木工程的專業任課教師參與,是互動的一個環節👨🏽🏭。通過4次這樣的活動,我院專業教師了解到了國內外專業方向正關註的研究趨勢,以及對高教授自身所進行的研究背景和方向的認識,加深了了解🍁,為後期共同進行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圖2與橋梁工程專業教師研討橋梁科研專題
針對工程教育的4場教研報告和討論活動主題分別為🚴🏽♂️🧲:21世紀工程教育:目標,挑戰和應對(Engineering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𓀌:Objectives,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多倫多大學的教學現狀(Teach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如何講授設計項目課程(Teaching Design Projects)🪁;如何講授傳統項目課程(Teaching “traditional” courses)🐍。這個環節🚣🏿♂️🦿,高教授從工程教育的大環境介紹入手,詳細講述了目前工程教育的困境🧛♀️,在他所在學校的教學現狀🤜🏻,傳統課程和設計項目課程的教學指導情況,並與教師進行了互動,了解了國內外教學方法和方式上的異同點,並了解了國內外學生的異同🔺🫒。通過了解🧣,發現國內外教學方面,並沒有太多的程序上的區別,只是教學與實際的結合程度要比杏耀緊密🥇,學生的獨立創新性要強於國內學生🪱。
圖3 在學院研討教學改革
附錄1海外名師Douglas PaulGauvreau簡介
Douglas PaulGauvreau(中文譯名:高風如)🥣👨🏻🦱;多倫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曾是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工學學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工學碩士;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工學博士(結構工程)。
高風如博士現為加拿大混凝土結構技術分委會主席;加拿大交通運輸工程研究委員會橋梁美學分會委員;加拿大預製及預應力混凝土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國際混凝土結構協會橋梁組委員。
高風如博士曾在多家世界著名的工程公司工作過(其中包括擔任預應力頂級公司VSL的高級工程師和著名國際設計公司JMI擔任設計主任)🌩👨🏻🚀,在橋梁設計與加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受力性能及設計、高性能材料在橋梁中的應用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基礎。在預應力技術🏂🏿🧑🏼、混凝土結構和新材料應用等方面研究領域有深入的造詣。
作為海外名師引進的道格拉斯· 保羅在城建學院將以世界科研和教學方面的先進前沿短期講座(學術報告)為目標,參與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團隊建設🕗,使土木工程專業的教生和全校相關專業的師生能夠直接受益。
熱烈歡迎全校師生參加高風如博士的學術講座🫠。
附錄2 海外名師來校的工作計劃與內容安排
1、2012-2013年度來校工作時間:
2012年 11月 01 日—— 2012年 11月 30日
2013年 06月 01 日—— 2013年 06月 30 日
2🔆、學術目標
以開設世界先進前沿學科課程和短期講座(學術報告)為主,每周安排不少於三個時段的集體交流時間👨🏽✈️🖌,分別為:
1)針對土木工程專業教師,研討教師培養與科研團隊建設💞📺,開展學科發展的校際土木工程本科教育改革交流;
2)針對全院學生開設科普性的世界前沿性土木工程學科講座;
3)針對全院教師🤽🏿♀️,探討本科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
3、具體內容
(希望包括以下內容,但不局限於)
1)參與教師培養與科研團隊建設
(1)了解我院土木工程教師科研狀況🚳,提出《交通土建》、《建築工程》以及《地下工程》三個科研團隊研究發展方向的建設性意見,提出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課題🧑🍼🖤;
(2)指導土木工程教師開展世界前沿性課題的研究,如現代預應力技術研究與應用、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研究🧣、高性能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3)針對具體工程項目的研究討論而提出相關建議,如無伸縮縫橋梁在加拿大等國的發展情況及趨勢🧑🦳、舊橋的無縫化改造問題的發展前景🐫、舊箱梁的加固方法等;
(4)協助培養研究生🤼。
2)通過了解我院土木工程的專業特色狀況📱,提出專業發展的建設性意見和具體措施;
3)土木工程本科教育的教學方法改革與建議,包括😊🤷🏼♀️:
(1)本科教學方法改革的理念與實例介紹💵;
(2)土木工程實踐性課程的教學與實際操作情況介紹;
(3)多倫多大學土木專業本科教學情況介紹;
(4)希望提供多倫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
(5)希望提供多倫多大學土木專業有代表性的優秀視頻資料;
4)協助聯系和推薦我院教師到國外高等院校進修
5)為土木工程學生開設外語示範課教學
6)開設科普性的世界前沿性土木工程學科講座
面向城建學院及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開展世界前沿性學科發展講座,便於他們及時了解土木工程前沿發展,建立學習興趣,提高專業修養,為學習和學術生涯的規劃提供參考。
7)探討本科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
針對我院本科教育特色,結合多倫多等大學的教學理念和經驗🧑🏻🔧👯,與我院教師探討本科教育方法,能為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附錄3 海外名師學術講座時間安排
學生講座(英文為主、中文為輔):面向所有相關專業各年級學生 |
時間地點 | 主題 |
2012.11.12晚6點 圖書館 | A brief history of bridges |
This lecture presents and overview of the major developments in brid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beginning with the ancient Romans up to the present day. The focus will be on the role played by new materials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the advancement of bridge technology. |
2012.11.14晚6點 圖書館 | Beautiful bridges: an introduction to bridge aesthetics |
This lecture will introduce the topic of bridge aesthetics and show how engineers can create works of elegance by giving visual expr_ession to the flow of forces. |
2012.11.19晚6點 圖書館 | The Salginatobel Bridge. |
This lecture will describe the origin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and visual form of the Salginatobel Bridge, designed by Robert Maillart and built in Switzerland in 1930. This bridge has been recognized by engineers and non-engineers as one of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s in bridge design. |
2012.11.26晚6點 圖書館 | The future of bridge technology. |
This lecture takes a look into what the practice of brid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ight be like in twenty years. It focuses on the challenges of building bridges in an urban society in which pressures to build cheaply and with minimum impact, and the opportunities offered by new technologies, including new materials. |
設計與教育專題研討:面向所有相關設計專業教師 |
時間 | 地點 |
2012.11.09 14:00-15:30 | 第二學科樓A424 |
2012.11.16 14:00-15:30 |
2012.11.23 14🏇🏼:00-15:30 |
2012.11.30 14🛃:00-15:30 |
科研沙龍:面向土木工程專業相關教師 |
時間 | 地點 |
2012.11.07 13🗻:00-15:00 | 第二學科樓A316 |
2012.11.14 13🍛:00-15:00 |
2012.11.21 13❤️🚶🏻♂️➡️:00-15:00 |
2012.11.28 13:00-15👨🏻🦰:00 |